您好,欢迎访问广州清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!

广州清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

广州清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
国际品质,一站式订购服务

免费服务热线:
400-998-9590

热门搜索:

新闻资讯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»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

废水除硬的原理及方法

发布时间: 2025-06-18   点击量:19

一、废水除硬原理
废水中的硬度通常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。暂时硬度主要由钙、镁的碳酸氢盐组成,通过加热可以使其分解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而去除;永久硬度则由钙、镁的硫酸盐、氯化物等组成,需要通过化学、物理或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去除。废水除硬的基本原理主要基于沉淀反应、离子交换、膜的选择性透过、吸附作用等。沉淀反应是利用某些化学药剂与钙、镁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,从而将其从废水中分离出来;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与水中的钙、镁离子进行交换,将其固定在树脂上;膜分离法则是依据膜对不同离子的截留能力差异,实现硬度离子与水的分离;吸附法则是通过吸附剂表面的活性位点对钙、镁离子进行吸附去除 。
电导率检测仪

二、废水除硬方法
(一)化学沉淀法
1. 
石灰 - 纯碱法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电导率检测仪

石灰 - 纯碱法是最常用的化学沉淀除硬方法之一。该方法向废水中投加石灰(Ca(OH)₂)和纯碱(Na₂CO₃),石灰首先与水中的碳酸氢根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,同时将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,纯碱则进一步与水中的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。反应过程如下:
Ca(HCO_{3})_{2}+Ca(OH)_{2}\rightarrow 2CaCO_{3}\downarrow +2H_{2}O
Mg(HCO_{3})_{2}+2Ca(OH)_{2}\rightarrow 2CaCO_{3}\downarrow +Mg(OH)_{2}\downarrow +2H_{2}O
CaSO_{4}+Na_{2}CO_{3}\rightarrow CaCO_{3}\downarrow +Na_{2}SO_{4}
该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成本较低,药剂来源广泛,对高浓度硬度废水处理效果显著。但缺点也较为明显,如会产生大量污泥,污泥处理成本较高;反应过程需要精确控制pH值和药剂投加量,否则会影响除硬效果;处理后的废水可能会残留一定量的碳酸钠,导致水质碱度升高。
1. 
磷酸盐沉淀法
磷酸盐沉淀法是向废水中投加磷酸盐,使其与钙、镁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磷酸钙、磷酸镁沉淀。例如,三聚磷酸钠(Na₅P₃O₁₀)与钙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钙沉淀。该方法除硬效率高,对低浓度硬度废水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。然而,该方法会引入大量的磷元素,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问题,同时磷酸盐药剂价格相对较高,增加了处理成本。
(二)离子交换法
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废水中的钙、镁离子进行交换反应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(如磺酸型树脂)是常用的离子交换剂,其交换过程如下:
2R - SO_{3}H + Ca^{2 + }\rightarrow (R - SO_{3})_{2}Ca + 2H^{+}
2R - SO_{3}H + Mg^{2 + }\rightarrow (R - SO_{3})_{2}Mg + 2H^{+}
当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被钙、镁离子交换饱和后,需要使用酸(如盐酸、硫酸)进行再生,使树脂恢复交换能力。离子交换法的优点是除硬效果好,出水水质稳定,能够满足较高的水质要求;设备占地面积相对较小,操作相对简单。但该方法存在树脂价格较高,再生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酸碱废水,需要进行妥善处理,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;树脂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,废水中的悬浮物、有机物等杂质容易导致树脂堵塞和中毒,影响其使用寿命等问题。
三)膜分离法
1. 
反渗透(RO

反渗透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,通过半透膜对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的技术。反渗透膜孔径非常小(约为0.1 - 1nm),能够有效截留钙、镁等离子,实现废水除硬。在除硬过程中,水分子在压力作用下透过反渗透膜,而硬度离子被截留,从而得到低硬度的产水。反渗透法除硬效率高,出水硬度可降至很低水平,适用于对水质要求极高的场合,如电子工业用水、锅炉补给水等。但其缺点是运行压力高,能耗较大;膜元件价格昂贵,且容易受到废水中有机物、微生物等污染,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更换,维护成本较高;同时,反渗透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浓水,浓水的处理也是一个难题。
2. 
纳滤(NF)               电导率检测仪
纳滤膜的孔径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(约为1 - 10nm),对二价离子(如钙、镁离子)具有较高的截留率,而对一价离子(如钠离子、氯离子)的截留率相对较低。纳滤过程在较低的压力下即可运行,相比反渗透能耗有所降低。纳滤除硬不仅可以有效去除硬度离子,还能部分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。但纳滤膜同样存在易污染的问题,需要对进水进行严格的预处理;而且纳滤膜的使用寿命和除硬效果受水质、操作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。
(四)吸附法
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表面的活性位点对钙、镁离子进行吸附去除。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、沸石、膨润土、金属氧化物等。例如,沸石具有独特的孔道结构和离子交换性能,其内部的可交换阳离子可以与废水中的钙、镁离子发生交换吸附作用。吸附法操作简单,对低浓度硬度废水有一定的处理效果,而且部分吸附剂可以通过再生重复使用。但吸附剂的吸附容量有限,对于高浓度硬度废水处理效果不佳;吸附剂的再生工艺较为复杂,再生效果不稳定,可能会影响吸附剂的使用寿命和除硬效果。
(五)其他方法
1. 
电渗析法
电渗析是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和电场作用,使水中的离子发生定向迁移,从而实现废水除硬。在电渗析过程中,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,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。在电场作用下,废水中的钙、镁离子分别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负极迁移,从而与水分离。电渗析法除硬不需要投加化学药剂,不会产生污泥,运行过程相对环保。但该方法设备投资较大,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电能,且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,需要进行严格的预处理以防止膜污染。
2. 
微生物法
微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或微生物胞外聚合物与钙、镁离子发生反应,从而实现废水除硬。例如,一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分泌碱性物质,使周围环境的pH值升高,促使钙、镁离子形成沉淀;微生物胞外聚合物中的官能团(如羧基、羟基等)也可以与钙、镁离子发生络合、吸附作用。微生物法具有处理成本低、环境友好等优点,但处理过程缓慢,受微生物生长条件(如温度、pH值、溶解氧等)影响较大,目前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。
电导率检测仪

三、不同除硬方法的比较与选择
不同的废水除硬方法各有优缺点,其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水质特点(如硬度离子浓度、其他污染物成分等)、处理规模、处理成本、出水水质要求以及环保要求等因素,选择合适的除硬方法。对于高浓度硬度废水,化学沉淀法可能是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;对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小规模处理,离子交换法或反渗透法更为合适;对于低浓度硬度废水且对成本较为敏感的情况,吸附法或微生物法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。此外,在很多情况下,也可以采用多种除硬方法相结合的工艺,以充分发挥各方法的优势,提高除硬效果和降低处理成本 。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