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V法设备的校准周期需根据设备类型和使用场景确定:
一、实验室UV分光光度计
常规校准:每季度进行1次校准,采用氧化钬标准溶液验证波长准确性(400nm以下误差需≤±1nm,400n以上≤±2nm)^7。
校准依据:
美国/欧洲药典标准:通过参比材料(如氧化钬溶液)校准峰值波长准确性^7阵列式仪器因无活动部件,稳定性更高,校准频率可适当降低^7。
在线硝态氮
二、工业在线UV监测仪(如硝态氮/COD传感器)
光学校准
标准周期:建议每年校准1次,通过厂家或计量机构调整光源衰减及光学参数^45;
特殊情况:高温、高浊度或腐蚀性环境需缩短至6个月校准1次^46。
功能性维护
每周检查光学窗口清洁度,防止悬浮物附着导致数据漂移^1;
每季度验证温度补偿模块准确性^110。
三、延长校准周期的条件
稳定环境:恒温、低浊度(≤50NTU)、无化学腐蚀场景,部分设备可延至2年校准1次^8;
实时诊断功能:配备自检系统的设备,可根据报警提示触发校准^57。
总结:工业在线设备年均校准1次为基准,但实际需综合环境严苛度、数据稳定性及设备诊断功能灵活调整^45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