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导率测量受多种因素影响,以下是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:
一、温度影响
温度与离子迁移
温度升高→离子运动速度加快→电导率增加(金属除外)
25℃为国际标准参考温度,需温度补偿(如每℃变化补偿2%)
电导率检测仪

温度差异误差
样品与标准溶液温差>±5℃时,需恒温控制
二、电极相关因素
电极类型 电导率检测仪
铂黑电极(减少极化)>光亮铂电极>不锈钢电极
电极污染或老化会导致接触面积减小,误差增加
极化效应
浓差极化(离子分布不均)和化学极化(电极反应)均会干扰测量
三、溶液特性
离子浓度
浓度↑→电导率↑,但高浓度时离子相互作用增强,增速减缓
杂质离子(如CO₂、NH₃)会显著改变电导率
溶液均匀性
气泡或搅拌不均会导致局部离子浓度差异
四、仪器与操作
校准缺失 电导率检测仪
未校准直接使用会导致系统误差(如±5%偏差)
频率选择
高频信号(>1kHz)可减少电极极化影响,适用于低浓度溶液
外部干扰
强电磁场或容器材质(如玻璃吸附离子)会引入误差
五、特殊场景
各向异性材料
晶体等材料需分方向测量(如石墨层间与面内电导率差异)
化学反应干扰
测量过程中若发生离子消耗/生成反应(如氧化还原),需实时监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