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可量化的光学信号。
以下是具体工作流程:
激发过程:仪器发射蓝光(或绿光)照射传感器表面的荧光物质(如钌的联吡啶络合物),荧光物质吸收能量后跃迁至激发态
并释放红光。 荧光法溶解氧仪
猝灭效应:水中的氧分子扩散至荧光膜层,与激发态荧光物质碰撞,通过能量转移使其非辐射性返回基态,导致荧光强度减
或寿命缩短。
2. 信号检测与计算
相位差测量:仪器同步检测激发红光与参比光(如内置红光光源)的相位差,氧浓度越高,相位差变化越显著:
定量分析:通过标定曲线将相位差或荧光寿命转换为溶解氧浓度(单位:mg/L或ppm),并经过温度补偿修正环境干扰。
3. 技术优势
免维护:无膜片和电解液设计,仅需定期更换荧光帽(寿命2-3年)。
抗干扰:不受H₂S、pH、CO₂等化学物质影响,适用于复杂水体。
快速响应:T90响应时间通常为30秒至5分钟,适合动态监测。
4. 典型应用 荧光法溶解氧仪
环境监测:污水处理厂曝气池、河流湖泊生态评估。
工业领域:电厂高纯水(ppb级微量氧)、发酵过程控制。
荧光法通过光学原理突破传统电化学法的局限,成为溶解氧检测的主流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