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导率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欧姆定律,通过测量溶液电阻的倒数(电导)来量化其导电能力。以下是其核心原理及技术细节:
测量原理
欧姆定律应用
电导率仪将两块平行电极浸入溶液,施加正弦波电压后测量电流,根据公式 G = 1/R(G为电导,R为电阻)计算电导率。电导率(σ)进一步通过电极常数(K)换算:σ = K × G,其中K由电极几何参数(极板间距/面积)决定。
电导率检测仪
交流电抑制极化
为避免直流电导致的电极极化(氧化还原反应干扰),仪器采用高频交流电(如1kHz以上),通过快速变换电流方向减少极化误差。
二、仪器结构
核心组件
电导电极:铂黑电极(增强灵敏度)或光亮铂电极,适配不同电导范围。
电子单元:含信号发生器、放大电路及温度补偿系统,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导率数值。
温度补偿
内置温度传感器或手动输入温度值,自动将测量结果修正至25℃标准值(如纯水电导率1-5
μS/cm)
三、测量流程
校准与标定 电导率检测仪
使用标准氯化钾溶液(如1413
μS/cm)校准电极常数,确保测量精度。
实际测量
将电极浸入待测溶液,待读数稳定后记录电导率值。高纯水需快速测量以避免空气中CO₂溶解干扰。
四、应用场景
水质监测:评估纯水(低电导率)或废水(高电导率)的离子浓度。
工业控制:化工、制药行业实时监测溶液导电性能,优化反应过程。
注意事项 电导率检测仪
电极维护:定期用去离子水清洗,避免污染影响精度110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