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
校准验证法
标准溶液校准: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悬浮物溶液(如
0.45μm滤膜截留的固体物质)进行校准,对比仪器显示值与标准值,误差应
≤±1%FS(光学法)或
±5%(超声波法)。
两点校准:高精度需求时,需用两种浓度标准液(如
10mg/L和
100mg/L)校准,确保全量程线性度。
2.
数据稳定性测试
重复测量:同一水样连续测量
3次,结果波动应
≤±2%(光学法)或
±5%(超声波法),否则可能传感器老化或污染。
环境干扰排除:测量时需避免气泡、温度骤变(
±2℃内)或强光直射(光学法)。
悬浮物检测仪

3. 交叉验证法
实验室对比:将在线监测数据与实验室重量法(滤膜烘干称重)结果比对,误差应
≤±10%
2。
多仪器比对:同一水样用不同原理仪器(如光学法与超声波法)测量,结果偏差需在合理范围内。
4.
传感器状态检 悬浮物检测仪
外观检查:探头无破损、涂层剥落或严重污垢(如藻类附着),否则需更换。
运行异常:若仪器出现噪音、过热或数据传输中断,可能内部元件故障。
5.
维护记录分析
校准频率:光学传感器需每月校准,超声波传感器每季度校准,超期未校准可能导致数据漂移。
故障历史:频繁维修或校准失败(如多次校准后仍超差)建议更换传感器。
6.
异常数据处理
悬浮物检测仪
高浓度干扰:若测量值异常偏高,需稀释样品或过滤预处理(如
0.45μm滤膜)。
气泡干扰:测量前静置或轻柔搅拌样品,避免气泡附着传感器表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