浊度仪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,主要包括仪器性能、环境条件、样品特性和操作规范等方面。以下是具体影响因素及作用原理的详细解析:
一、仪器性能与校准
1.光源稳定性:浊度仪依赖光学测量,光源老化或衰减会导致散射光信号减弱,直接影响测量精度。例如,
LED光源功率波动超过
±5%时,可能使浊度值偏差超过
2%。
2.校准标准:使用过期或低质量的标准溶液(如福尔马肼浊度液)会导致校准误差,进而影响后续测量结果。
3.传感器性能:光电探测器灵敏度下降或镜头污染(如油污、灰尘)会散射光线,导致轮廓边缘模糊,增加测量误差.
在线浊度仪

二、环境条件
1.温度与湿度:温度波动(超出20±5℃范围)可能引起仪器结构变形或电路噪声,湿度超过
80%时可能产生冷凝,干扰光路。
2.电磁干扰与振动:外部振动或电磁场会干扰信号稳定性,导致读数跳变。
三、样品特性
1.颗粒物性质:
在线浊度仪
粒径分布:小颗粒(<1μm)散射光弱,大颗粒(
>100μm)易沉降,导致读数波动。
颜色干扰:有色颗粒(如藻类)吸收特定波长光,偏离
NTU校准曲线。
2.气泡与异物:水样中气泡或未过滤的纤维状物质会堵塞流通池,造成基线漂移。
四、操作规范
样品预处理:未充分混合或清洁的样品(如残留油污)会使浊度值虚高,例如实际Ra=1.6μm的样品可能因油污显示为
2.2μm。
测量参数设置:扫描速度、检测角度(如90° vs. 180°)选择不当会改变散射光强度计算。
五、维护与质控
在线浊度仪
定期校准:需使用国家认证的标准浊度块,并检查扫描行程精度(如1mm实际移动误差
≤0.02mm)。
空白样检测:每批次测量需加入空白样和平行样,相对偏差应≤5%。
通过优化上述因素,可显著提升浊度仪测量精度。例如,
HACH1720系列浊度仪通过改进消泡装置和校准流程,将误差控制在
±2%以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