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浮物(SS)与浊度的换算关系
1. 基本概念差异
悬浮物(SS):通过过滤称重法测得的质量浓度(单位mg/L),直接反映水中固体颗粒的绝对含量。
浊度:基于光散射或透射的光学指标(单位NTU/JTU),受颗粒大小、形状、折射率等影响,反映水的浑浊程度。
在线浊度仪

2. 换算的可行性
无固定公式:两者测量原理不同,1NTU≠1mg/L,且不同水质(如胶体、泥沙比例差异)会导致换算关系变化。
实验标定:需对特定水体进行平行实验,建立经验公式(如SS=k×浊度+b),低浊度下相关性较准确。
3. 实际应用中的误区
在线浊度仪
近似估算:部分场景(如地下水)可能默认1NTU≈1mg/L,但误差较大,仅作参考。
行业限制:污水厂或实验室若需精确SS值,必须通过标准称重法,浊度仅辅助监测。4. 关键注意事项
颗粒特性影响:胶体物质可能导致浊度显著高于SS,而大颗粒(如砂砾)则可能SS高但浊度低。
动态变化:同一水体在不同季节或温度下,浊度与SS的比值可能波动。
总结:两者无通用换算关系,需通过实验标定特定水体的系数,且仅适用于低浊度场景。